鐵路自開展“服務旅客創先爭優”活動以來,“以服務為宗旨,待旅客如親人”已不是單純的一句話。許多車站都把“服務”二字放在工作首位,客運人員正是用一種責任、擔當和忠誠詮釋了對服務的承諾,熱情的服務行為,已經印刻在廣大旅客每一次出行的細節中。麻城車務段麻城北站主任客運值班員陳瑩就是這樣一顆耀眼的“服務之星”。
近年來,隨著服務崗位上許多“80”、“90”后獨生子女的進入,為服務業增添了許多朝氣與活力,然而被人們稱為“垮掉的一代”他們,對待工作卻缺乏熱情與激情,導致消極對待工作??勺鳛?ldquo;80”后的一員,我們可以從她的事跡材料中看到,陳瑩多次在旅客服務中以身作則,把旅客當做親人,為出行旅客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在“90”后中起到了很好的標桿帶頭作用。正如陳瑩所說,“在新時期鐵路精神背景下,我們必須始終把服務旅客放在首位,像關愛自己的親人一樣去關心旅客,這才是真真正正的待旅客如親人。”
我們都知道,服從乃是軍人的天職,而作為半軍事化管理的鐵路,鐵路人的職責一樣是服從。作為客運班組管理人員,陳瑩在工作中也正是這樣,她在生完小孩還未滿周歲時,接到單位通知需要回站上班,可家人卻強烈反對,面對這樣的局面,她依然堅決的走上了服務崗位。她的一句話讓我觸動很大,“我不僅是一位媽媽,也同樣是一名鐵路人,我應該服從命令,做好表率,作為鐵路家屬,你們應該支持我、理解我。”是的,陳瑩正是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了鐵路人的責任、擔當與忠誠。正是向她這樣的一群人向我們展示了新時期鐵路工人對工作的堅守,對服務的承諾。
隨著路局大力推進“五個武鐵”建設步伐,鐵路職工也正以這種責任、擔當與忠誠展示了對鐵路的熱愛。如果鐵路服務多一些責任和擔當、多一些為旅客服務的心,必然會收獲幸福、收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