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椒江區按照“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的要求,開展“走親連心”活動,建立干部聯系服務群眾長效機制,組織各級干部走進基層、走進企業、走進群眾,訪民情、解民憂、惠民生。(9月7日中國臺州網)
“我們不斷改進直接聯系群眾方式,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椒江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陳筱鋒告訴記者,干部們堅持“日訪”和“夜訪”相結合,“工作時間訪”和“休息時間訪”相結合,走進每家每戶,帶著真情解民憂。
筆者認為,通過做好“日訪”和“夜訪”相結合,讓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無縫隙”,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可見,“日訪”和“夜訪”相結合的實質就是密切聯系群眾,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其已經成為基層干部轉變工作作風,密切同群眾聯系,幫助農民排憂解難,解決實際問題的一項有效措施。能夠更好地掌握民情民意、了解民思民想、化解民困民難,能夠更好地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遞到最基層,能夠更好地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黨員干部通過 “日訪”和“夜訪”相結合,搭建了干群溝通的便捷平臺,暢通了社情民意了解渠道,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根治了鄉鎮干部“走讀”現象,進一步提升了社會管理服務水平,鍛煉了干部隊伍。
“日訪”和“夜訪”相結合,與群眾拉家常聽意見,既不妨礙群眾白天的勞動生產,又能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可謂干群兩相宜。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多些“夜訪”、少些“走讀”,才能更好贏得民心、鞏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