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美國酒店巨頭萬豪國際集團宣布,同意支付122億美元(約合777億人民幣)收購喜達屋酒店及度假酒店國際集團,創建全球最大酒店連鎖集團。
萬豪國際官網截圖
萬豪國際集團在其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合并協議已獲兩家酒店董事會一致批準,雙方合并后將創建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團。喜達屋CEO Bruce W. Duncan16日在郵件中確認了收購消息。
相關郵件
根據協議,萬豪集團將以119億美元股票和3.4億美元現金的方式收購喜達屋,預計該交易將于2016年年中完成。萬豪國際集團稱,雙方合并后,將為顧客創造更多的選擇,也將有更大的機遇為兩家酒店股東創造更高價值。
相關數據顯示,萬豪擁有714765間客房、4175家酒店,旗下擁有19個酒店品牌,排名全球第二;喜達屋旗下354225間客房、1222家酒店,排名第八。后者旗下經營的11個酒店品牌包括威斯汀、喜來登、瑞吉、豪華精選、W酒店、艾美、福朋酒店、雅樂軒、源宿、Tribute Portfolio和Design Hotels。合并后的酒店集團將運行和管理著包含110萬個房間的全球5500多家酒店,業務范圍橫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萬豪曾放煙幕彈
喜達屋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酒店及娛樂休閑集團之一,以其酒店的高檔豪華著稱。該集團旗下酒店品牌包括威斯汀、喜來登、瑞吉、豪華精選等多家高檔酒店。合并后喜達屋旗下品牌系全部歸于萬豪,萬豪表示雙方的合并審查早在今年4月就已經開始。
今年5月萬豪國際酒店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Arne Sorenson曾公開表示,“相較于萬豪在最近幾年內收購的AC酒店、蓋洛德酒店、Protea酒店和德爾塔酒店等,喜達屋并不符合萬豪一貫的收購期望”,現在看來這次表態更像是一個“煙霧彈”。
萬豪和喜達屋早就有過交易舉動。2005年,喜達屋將旗下38家酒店地產售予萬豪服務公司,獲得10.6億美元現金及23.3億美元萬豪服務股票。此外,后者還承擔了喜達屋7億美元的負債,交易的總價值達到41億美元。萬豪服務公司脫胎于萬豪酒店集團,它擁有并經營萬豪的酒店地產,但不參與酒店管理。
三中企曾有意競購
早在今年2月,彭博社報道,喜達屋前首席執行官Frits van Paasschen(中文名陳盛福)由于酒店擴張速度過慢而離職。之后,喜達屋原總監亞當·阿隆(Adam Aron)擔任過渡期臨時首席執行官,并在今年4月表示,喜達屋正考慮包括出售在內的可能選項。
10月27日,《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包括酒店業巨頭上海錦江國際酒店(集團)有限公司、海南航空的母公司海航集團,以及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內的至少三家公司競標收購喜達屋。除了中資的三家公司之外,還有總部位于美國芝加哥的凱悅酒店集團。
這原本被視為中資對美國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收購行動。此前的最大一宗收購發生在2007年,當時中投公司以56億美元收購了摩根斯坦利9.9%的股份。
考慮到該交易的潛在規模,為避免中國公司之間的相互競爭抬高收購價格,中國政府希望只有一家國內企業進行競購,同時將在近期做出決定,而如果報價過高,中國政府可能不鼓勵中國公司競購喜達屋。
最終中方公司在喜達屋的競購中都出局了。對此,中方三家公司并未發表言論和態度。
雙方或許雙贏
有分析認為萬豪并購喜達屋是后者最好的歸宿,相同的國度,相同的文化背景,對于喜達屋的員工,對于股東,對于市場的平穩過渡,對于會員等都是一個很好的結果,這是一個多贏的結果。
但同樣收購也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表示,萬豪和喜達屋均為全球高端酒店品牌集團,同質品牌較多,分布網點重合度也較大。雙方合體后或將面臨同一城市形成自相競爭的狀況,品牌分布需要全盤考慮,同質品牌協調是工作重點也是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