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高檢網消息,日前,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根據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依法對最高人民檢察院交辦的國土資源部國家土地督察沈陽局副專員王德信(副局級)涉嫌受賄犯罪立案偵查,并采取強制措施。案件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網易新聞6月29日)
塌方式腐敗常態化已成為了我國當今官場腐敗的一大新特征。過去,我黨一直都認為塌方式腐敗是敗壞政治生態的主要原因。這種因果關系顛倒的錯誤認識是導致我國反腐工作雖轟轟烈烈但卻成效低下的根本原因所在。
如果我們黨不堅持從嚴治黨、依法以紀以制度治黨,不以刮骨療毒的態度懲治腐敗;不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高度堅決清除黨內那些“端共產黨的碗砸共產黨的鍋”的變色分子;不從“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是大非問題上清除那些鼓吹西化的變節分子,那么,所謂“江山永固”、“永不變色”很可能就成為一句空話!
依法辦事,照章行事本應該順理成章。但中國現實社會中處處表現著長官說了算的權力意志,沒有體現出合法制度的嚴肅性和制度執行的確定性。有時合法制度和章程成為擺設。長官意志不能體現權力部門對社會和大眾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是亂用職權的體現,是權高于法的體現。滋生腐敗也就必然。
假如把塌方式腐敗常態化當成是腐敗疾病蔓延的一種臨床表現,那么政治生態惡化則是導致這種臨床表現的病理基礎。換句話說,塌方式腐敗常規化是政治生態惡化這一原生災害所引發的次生災害而已,引發這一次生災害的根本原因則是因為領導干部在黨性問題、覺悟問題、作風問題等政治生態核心問題上全面惡化所致。
“官有官道,商有商道。”為官者有義務主動凈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拒絕拜山頭、入小團,構建良性的政治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