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鄭州12月30日電 (石國慶)河南省紀委29日通報5起近期查處的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其中,滑縣一村主任利用職務便利,在扶貧款上“動歪腦筋”,在發放到戶增收扶貧款時,向每戶養殖扶貧戶索要500元,共計5.75萬元,被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人民網 12月30日)
2016年,在中國的歷史上注定是輝煌的一年,不僅僅有反腐倡廉取得的傲人成績,有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后的恣意遨游,從嚴治黨的制度不斷完善,更有脫貧攻堅這塊硬骨頭的松動。所以說2016年注定了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然而凡事都有兩面性,所以在成績取得的同時,我們應該戒躁戒躁,總結經驗尋找不足,為來年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石。而在總結的過程中,我們果然發現,一些具有破壞性的危害深深的埋在我們的成績中,最為讓人氣憤的就是基層扶貧上的中飽私囊。
河南省紀委的這則通報可以說是給基層的扶貧腐敗敲響了警鐘。只要伸手最后必背查,只要被查,最后必被追責。所以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案例,能讓我們的基層腐敗加以收手,讓基層的百姓更好的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溫暖,而不是明明國家有政策卻被有心之人中飽私囊,真正需要的百姓卻還是一如既往甚至不如以往。
今年,中央政府的脫貧攻堅戰是希望能逐漸改變貧困戶的生活現狀,如果上面的政策在落實過程中就這樣被一層層的盤剝,那么最終到了貧困戶手上的能有什么。中央的脫貧愿景就因此而被拖累,甚至更影響了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可靠性,可以說這樣的做法只是利己而毫不余力的損人。所以說在扶貧攻堅上一定要嚴防基層的中飽私囊,只有做好這一點才能真正的實現脫貧攻堅的絕對性勝利。
作者:明明